时间:2022年10月16日至22日地点:北京会议成果:重大意义
时间:2017年10月18日至24日 地点:北京 会议成果:大会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崭新飞跃,为完成“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作出了战略部署和安排。 重大意义:中共十九大回顾和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等重大政治论断,深刻阐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确定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目标,对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了全面部署。这是一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旗帜、团结奋进的大会,是一次迈向新时代、开启新征程、书写新篇章的大会。
时间:2012年11月8日至14日 地点:北京 会议成果:大会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制定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前进方向;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回答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政策立场;选举了新一届的中共中央领导层。 重大意义:中共十八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时间:2007年10月15日至21日 地点:北京 会议成果:大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 重大意义:中共十七大充分显示了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决心和必胜信念,充分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共同意志,鲜明回答了我们党在新的发展阶段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发展目标前进等重大问题,这对于团结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和重大的战略意义。
时间:2002年11月8日至14日 地点:北京 会议成果:大会强调全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重大意义:中共十六大科学总结了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对于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时间:1997年9月12至18日 地点:北京 会议成果:大会 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以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重大问题作出新的阐述; 提出了新的“三步走”发展战略; 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重大意义:大会总结了我国改革和建设的新经验,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基本方略,把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确定为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党的十五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跨世纪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
时间: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 地点:北京 会议成果:大会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要全党抓住机遇,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 重大意义: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写入党章; 标志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时间: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 地点:北京 会议成果:大会比较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和阐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规定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重大意义: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确定了“三步走”发展战略。
时间:1982年9月1日至11日 地点:北京 会议成果:大会通过《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报告和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和“小康”战略目标。 重大意义:党的十二大的召开,标志着党成功地实现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伟大转变。我们党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更加明确,党的建设更能适应新的历史时期的需要,党的最高领导层成为更加朝气蓬勃的战斗指挥部。中国由此进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的政治轨道,党的十二大也以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而载入史册。
时间:1977年8月12日至18日 地点:北京 会议成果:大会经过分组讨论,通过了政治报告、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和《中国共产党章程》。 重大意义:大会总结了同“四人帮”的斗争,宣告“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重申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任务。
时间:1973年8月24日至28日 地点:北京 会议成果:大会通过了政治报告,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和《中国共产党章程》。十大党章保留了九大党章中关于党的性质、指导思想、基本纲领、基本路线等内容,在结构上作了些调整,条文部分改得不多。 重大意义:十大党章在“左”倾错误方面的新发展,主要是充实所谓两条路线斗争经验的内容,把“批判修正主义列为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长期任务”;片面提出“反潮流”原则,要求党员要具有反潮流的精神等。
时间:1969年4月1日至24日 地点:北京 会议成果:大会通过了政治报告和党章修正草案,通过的新党章,错误地把“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和林彪“是毛泽东同志的亲密战友和接班人”写进了总纲;对毛泽东思想作了歪曲的阐述;砍掉了原党章中党员权利一节,取消了党员的预备期,取消了中央书记处,取消了中央监察委员会等机构。 重大意义:中共九大自始至终被强烈的个人崇拜和“左”倾狂热气氛所笼罩。它中加了林彪、江青等人在党中央的地位,使“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更加合法化。实践证明,九大的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
时间:1956年9月15日至27日 地点:北京 会议成果:大会提出了党和国家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集中力量把国家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同时,还着重提出了执政党的建设问题,要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反对个人崇拜,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 重大意义:中共八大是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一次大会,正确地分析了形势,适时地提出把党的工作重心从革命转移到建设上来,制定了党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以及经济上的一系列正确方针。
时间: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 地点:延安 会议成果:大会通过了新的党章,确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统一的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一切工作的指针。 重大意义:中共七大全面总结了新民主主义革命20多年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制定了正确的路线、纲领、方针、政策,使全党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对中国民主革命的规律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从而使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统一。为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基础。
时间: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 地点:莫斯科 会议成果: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政治决议案》等文件,分析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的政治经济状况,明确指出中国仍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国革命现在阶段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党的总路线是争取群众。 重大意义:大会总结了大革命失败以来的经验教训,纠正了“左”倾盲动错误,在一系列存在严重争论的有关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上作出了基本正确的回答,基本上统一了全党的思想,对克服当时党内存在的“左”倾情绪,摆脱被动局面,实现工作转变,对中国革命的复兴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时间: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 地点:武昌 会议成果: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决案》《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案》《土地问题决案》《对于组织问题决议案》等文件;提出争取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建立革命民主政权和实行土地革命的正确原则;正式提出党内实行民主集中制。 重大意义:选举产生了党的历史上第一个中央纪律检查监督机构一中央监察委员会,在党的建设史上有重要意义。
时间:1925年1月11日至22日 地点:上海 会议成果:大会总结国共合作一年来的经验教训,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并对民主革命的内容做了比较完整的规定,指出在反对帝国主义的同时,还要反对封建的军阀政治和经济关系。 重大意义:第一次 提出了中国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及工农联盟问题,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内容作了更加完整的规定。
时间:1923年6月12日至20日 地点:广州 会议成果:大会表决通过了《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国共产党党纲草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修正章程》等文件,对国共合作的方针和办法作出了正式决定,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开创了国民革命的新局面。 重大意义:统一了全党的认识,正式确定了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行国共合作的重大决策,使党能够团结一切可能联合的力量,共同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时间:1922年7月16日至23日 地点:上海 会议成果:大会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章程》,这是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第一个章程;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第一次喊出"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通过中国共产党加入第三国际决议案,从此以后,中国共产党成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 重大意义:中国共产党 在中国近代革命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各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制定了第一部《中国共产党章程》。
时间:1921年7月23日至31日 地点:上海、嘉兴 会议成果: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纲领,确定党的名称是"中国共产党",党的性质是无产阶级政党,规定了党的奋斗目标、集中民主制的组织原则和党的纪律,通过了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确定了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 重大意义: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有了一个完全新式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全国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自此我国的革命面貌就焕然一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