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先进机载机电与飞控系统创新研究中心

成果转化方向

1.高性能飞机电液刹车系统

目前,国内民机刹车系统全部依赖国外供应商,被国外垄断。国内军机刹车系统技术水平不高,与国外存在差距。项目团队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高性能飞机电液刹车系统攻关研究,突破自适应防滑刹车控制、自馈能式多电刹车系统、高性能智能刹车控制器、抗污染高速开关阵列刹车压力伺服阀等关键技术,研制轮载自馈能式多电刹车装置、民用飞机刹车控制器、高性能专用地检装备等,已经为 ARJ21 、 C919 、军用飞机等刹车系统研制发挥了重要作用。项目成果将以高端航空产业为根基,建立一批具有高水平科研创新能力的领军人才队伍,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逐步带动宁波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为宁波发展航空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提供重要保障和创新动力。

2.流量脉动消振器

飞机液压系统为机翼舵面提供驱动力,实现飞机姿态操纵,直接关系飞机的飞行安全。液压系统的振动危害巨大,降低元件可靠性和寿命,甚至造成结构破坏,是液压系统故障的主要诱因。国外飞机液压系统的压力脉动达到极低的水平,但国内在理论研究和装备研制上存在较大差距。项目团队瞄准国家国防的重大需求,开展飞机液压系统振动抑制方法研究,国内外首次发明和研制了流体脉动消振器,能够有效降低液压泵的压力脉动水平。其具有体积重量小、消振效果好的等特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理论和设计方法,性能达到领先水平,目前处于产品化和装机应用的关键阶段。该研究对于提升我国飞机性能、增强装备作战力有重要意义。

3.倾斜翼跷体垂直起降飞行器

垂直起降飞行器可以不依赖跑道起降,同时具有固定翼飞机的巡航能力,在救援、投送、侦查、物流等军民领域均具有重大应用价值。然而当前已有垂起构型普遍存在致命缺陷:起降过渡慢、环境适应差、死重大、能耗高,难以小代价实现垂起与巡航融合。项目团队瞄准军民重大需求,基于创新提出的“倾斜翼跷体”垂直起降飞行器新布局,通过动力分配实现“跷体”动作,完美解决强风崎岖地形起降和快速巡航过渡,无需附加倾转机构,全部动力功率用于垂起无死重,显著提升了稳定性和升阻比,成本低维护性极佳。该方案受部队高度重视,军科委破格直接立项。中心首席焦宗夏教授、特聘研究员赵龙飞等人组成的技术团队完成了该新概念飞行器的理论验证、高性能设计、工程样机的研制与产品化初期工作,已与中航无人机、天宇长鹰无人机等企业达成战略合作与产业转化合作意向。

4.高性能电磁驱动技术及应用

团队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围绕高性能电磁驱动及其在应用开展深入研究:探索电磁驱动三维拓扑构型新体系,提升功率密度,应用于航空电磁推进系统;提出新型多自由度球型驱动,实现系统结构紧凑,提升输出转矩,应用于矢量推进系统。研究成果应用于我国首款远程火箭系统、“神舟”飞船、大型远程运输机等国家重大重点型号的研制,获中国航空学会自然科学一等奖、国防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与宁波协诚等企业开展横向联系,促进成果的转化和落地。

企业联合攻关情况

经过各方努力,建成了重大对外合作平台,取得两大平台突破:

第一,“中国商飞-北航飞控液压起落架联合实验室”入驻宁波院

第二,宁波院与航空工业洪都集团联合成立“航空工业洪都-北航宁波研究院先进航空机载机电与飞控联合实验室”

两个联合实验室的建立,加强了研究院与先进单位技术交流与合作,切实提升了研究院的科研能力,对宁波的航空航天设计研发产业的培育发展起到有力推动作用。

Copyright © 2018-2022 版权所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 京ICP备05004617-3
地址: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梅山街道康达路399号
邮编:315800

  • 访客系统

  •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