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神州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平安回归祖国大地,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研究院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北航校友亲友团。47位航空幼苗紧随父辈们的脚步,踏进“知行合一”“空天报国”精神的园区里,开启了一段有关科学探索的实践之旅。
首先,在王少飞博士的带领下,同学们来到了先进飞行器与空天动力技术创新研究中心科研大楼,并参观了先进流动测试与智能控制实验室。王少飞博士通过激光和烟雾的流动显示实例操作为大家展示了无人机旋翼在工作时气流的运动状态,以及如何对无人机的空气动力学特性进行测量,用更为具象的方式让同学们了解无人机旋翼的工作原理。

随后,同学们在廖依敏博士的带领下,参观了航空发动机材料和轻质结构功能材料创新研究中心科研大楼,廖博士通过科学小课堂的形式给同学们介绍了航空发动机发展方向以及金属材料加工成型理论知识,同时带领同学们观看了材料成型相关设备,课堂上同学们聚精会神,沉浸在科学探索的世界里流连忘返。

最后同学们来到了研究院科普教育展厅,在这里来自先进飞行器与空天动力技术创新研究中心的齐中阳博士给同学们讲授了飞行器发展史、飞行原理等。课堂上齐博士利用实物模拟飞行,生动形象的展示了战斗机、客机、直升机以及无人机飞升与降落、平衡与转向原理,同学们奋笔疾书,记录下每一个知识点。

此次北航校友亲友团研学活动,是对同学们科学生活的一次重要实践。校友亲友回母校,是情之所系,亦是对每一位航空幼苗“空天报国”的启蒙,更是“知行合一”的延续与传承。
随着一次次科普教育经验的积累,形式的不断丰富,高层次人才的持续加入以及活动组织的不断规范,都在为研究院科普教育基地的建设打下坚实基础,研究院将持续致力于打造“育才立志”的航空航天特色科普教育基地,赓续“空天报国”的伟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