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招聘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院概况 -> 招聘信息 -> 正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 2025年博士后招聘公告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5-08-15

一、研究院简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宁波市人民政府共同组建的一所高水平科研机构,于2018年6月落户宁波北仑,园区占地220亩,总建筑面积10万平米。研究院在6位院士的带领下,在宁波市、北仑区的大力支持下,边建设、边发展,以7个创新研究中心为基础,瞄准航空、航天、材料、高端智能制造、医工交叉、前沿创新等领域的高精尖技术难题,通过建设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成果转化三大平台,努力孕育高新技术成果,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支撑北航优势学科发展,服务宁波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目前,研究院依托航空、宇航、材料、仪器光电、自动化、机械、交通、可靠性系统等北航优势学科,初步建成30余个高能级科研平台,科研设备价值超过2.5亿元;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浙江省重点实验室等平台;获批市级以上课题项目90项,获得各类竞争性经费约2亿元。

截止2025年6月底,依托研究院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累计培养博士后35名,现有在站博士后15名,出站留院15获得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6项

   二、招聘要求

1.具有博士学位和学历,且获得博士学位年限一般不超过年龄一般在35周岁以下;

2.品学兼优,身体健康,有能力从事单位提出的科研课题开发的研究人员;

3.在职人员不得兼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三、引才政策

(一)薪酬支持

在站时间一般为2年,合计总收入不低于80万元(含市区两级政府补贴)

(二)补助补贴

1.享受宁波市提供的安家补助和购房补贴,一般不少于35万元;符合条件的出站博士后可申请出站留甬补助40万元(以上人才政策二选一)

2.世界排名前 200 高校博士毕业生可申请宁波市生活补贴10万元。

(三)科研条件

依托北航顶尖科研团队力量,结合“产学研用”体系建设,为人才配备国内一流的科研条件。

(四)项目申报

鼓励优秀博士后申请各类基金和人才支持计划,对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或浙江省博士后择优项目资助的,市、区分别给予1:1配套资助。

(五)职称认定

出站博士后可直接申请认定浙江省副研究员

(六)住房保障

免费入住人才公寓不超过24个月)。

(七)其他

积极协助解决子女入托入学等人才服务支持


四、招聘需求

(一)先进飞行器与空天动力创新研究中心

中心依托北航两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A+)、力学(A-),及国家计算流体力学实验室、流体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先进长航时无人机系统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人机工效与环境控制GF重点学科实验室、航天器设计优化与动态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基地,着力打造风工程与环境模拟试验、多场多尺度力学性能试验测试、新能源与动力系统试验等重大科研平台开展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及产业孵化

序号

研究方向

专业要求

1

支持先进飞行器及潜航器平台建设,流致振动实验平台搭建,流动俘能机制及原理样机研制。

流体力学


)先进机载机电与飞控系统创新研究中心

中心依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两个双**建设学科与航空电机特色学科,“机载系统创新中心”、“飞行器一体化控制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先进航空机载系统工信部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创新载体。紧密围绕航空机载系统重大需求,聚焦“高可靠电液动力、作动与制动系统”、“高性能飞行器半实物仿真环境与智能机电液Z备”、“新概念电推进飞行器及智能控制”等方向,重点突破以航空航天卡**元件、高端液压系统、高功重比电机系统、无人系统与控制器为代表的**技术研发与成果应用。

序号

研究方向

专业要求

1

流体传动与控制、机械工程、电气工程、机电系统故障诊断、电子信息、航空机载系统、飞行器控制、材料科学与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等。

机械、材料、电气、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


)前沿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中心依托北航优势学科,面向宁波优势产业和未来产业聚焦成果转化及产业孵化采用独立团队管理方式围绕低空经济、智能机器人海洋工程Z、高端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及大数据等方向的研发及应用。

序号

研究方向

专业要求

1

1.利用AI技术进行相关应用技术的算法研发和优化;
2.提高电机驱动器的性能和稳定性;
3.参与电机驱动器产品的设计和测试;
4.智能机器人算法的研发和优化,提高机器人的智能水平和性能。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人工智能、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等相关专业背景

2

1.机器人本体的结构设计、零部件选型以及整体组装方案的制定;
2.机器人硬件电路的设计、调试和测试,确保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设计和优化智能机器人的核心算法,如路径规划、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
4.嵌入式系统开发、软件架构设计等。

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力学、电子信息工程、人工智能、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等相关专业背景


(四)基于近场磁物理的磁梯度张量跨介质探通导一体化团队

团队以近场磁学物理的张量梯度磁测量技术为基础,发展新型的高精度超导量子张量梯度磁测量技术,突破关键的材料、器件、系统设计。在磁通信方面,结合北斗系统的双工通信技术优势,研制一种适用于海洋水下通信的创新性全超导量子天线通信设备,建立起北斗系统与海洋水下通信的“信息高速路”。在复杂跨介质条件下的无损检测方面,提出采取磁偶极子发射天线的近场磁特性,克服传统电磁波趋肤深度的限制,有效的穿透管壁、高温高压间隙、铁磁套管壁等复杂的介质,实现故障探测和识别,保障重大Z的可靠运行。在水下机器人、空中无人机等Z备的无源自主导航方面,结合张量梯度磁测量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引导Z备沿着预定的磁力线进行无源自主导航,摆脱对于北斗导航、惯性导航等的依赖。大幅度提高Z备的紧急情况下可靠导引能力和生存能力。

序号

研究方向

专业要求

1

新型磁性雷达工作模式与机理分析,创新性的高灵敏磁传感器、模块、核心算法等的开发,电子系统软硬件集成。

应用物理、电子学、自动化、计算机、通信、材料等相关专业

(五)浙江省先进无人飞行系统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定位前沿技术研究类,聚焦空天强国建设等战*需求,致力于开展先进无人飞行器新材料、新能源、新动力、新传感等领域前沿引领技术研究,攻克超长航时飞行、多飞行器信息互联、多源数据处理等卡**技术,获得原创性成果。

序号

研究方向

专业要求

1

1.测控数传链路设计与仿真;
2.无线通信技术研究;
3.信号处理算法研究;
4.抗干扰技术研究。

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

2

1.图像信息处理研究;              

2.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研究;
3.遥感信息目标智能识别研究;
4.网络信息化系统研究。

计算机科学、自动化专业、智能信息处理


五、报名及联系方式

   (一)报名方式:

本次招聘采用邮箱报名方式,应聘者请将简历等应聘材料发送至邮箱:hr1_nit@buaa.edu.cn邮件主题请标注为“博士后应聘+本人姓名+毕业院校+应聘中心/团队”。

   (二)联系方式:

1.联 系 人:谢老师/蒋老师

2.联系电话:0574-860019380574-86001521

3.官    网:http://nit.buaa.edu.cn/

 4.地    址: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梅山街道康达路399号


Copyright © 2018-2022 版权所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 京ICP备05004617-3
地址: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梅山街道康达路399号
邮编:31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