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院概况 -> 工作动态 -> 正文

喜报:我院4名博士后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5批面上资助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4-07-11

近日,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公布“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5批面上资助获资助人员名单”,我院邵一鑫、卢茂奇、勾毓、田警辉4名博士后研究人员获得博士后面上资助,这是研究院连续2年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

博士后研究工作期间,邵一鑫博士提出了变刚度柔性驱动器/末端执行器设计与控制方法,有效提升了机器人力控性能和交互柔顺性。邵博士曾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EI论文7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获第十五届国际机构学与机器科学世界大会“最佳论文奖提名”和“最佳学生论文奖”等奖项。同时,邵博士还获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本次获批项目介绍:项目以变刚度多柔体耦合驱动机器人系统为研究对象,以实现高效传动和柔顺交互为研究目标,深入开展柔索驱动并联机构构型综合、变刚度驱动器优化设计和自适应柔顺运动控制等研究,项目成果对智能柔性机器人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卢茂奇在博士期间围绕低计算成本、高适应尺度简化动力学机理生成;天然气混氢、混二甲醚贫预混旋流燃烧稳定性等问题。建立了基于遗传算法自动简化化学机理的工具箱;提出了烟气外部循环引入压气机进口抑制CIVB回火的手段。实现了批量化CFD仿真耗时降低45.2%;80%氢气添加、100%二甲醚添加(按体积计)的无回火稳燃。博士后期间,他专注于氢氨融合的零碳燃烧工程化需求,设计优化了纯氢、富氢天然气多喷嘴阵列燃烧器;氨重整气微混富-贫分级燃烧器,形成了氢、氨高燃烬低排放技术应用方案。基于这些前期研究成果,卢博士已获得第75批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的资助。

博士期间从事水下组网通信技术研究,发表SCI论文5篇。本次获批项目介绍:项目以水下通信网络为研究对象,围绕水下通信效率这一研究目标,深入开展网络性能优化方法研究,对提升水下网络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博士研究工作期间,提出了基于迁移学习的多源域自适应方法来解决旋转机械设备变工况以及监测数据不完备场景下的诊断问题。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相关SCI论文8篇,其中ESI前1%高被引论文1篇,中科院一区top论文5篇。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和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基金基础研究项目2项。本次获批博士后科研基金面上项目介绍:项目拟展开复杂环境下风电机组传动链故障诊断与状态预测方法研究,旨在考虑风电机组运行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灵活融合不同传感数据相关状态信息,建立动态环境自适应的故障诊断与状态预测模型。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是专门用于资助在站博士后科学研究的基金,旨在促使具有发展潜力和创新能力的优秀博士后进行创新研究,培养造就一支跨学科、具有复合型和战略性特点的博士后人才队伍。自然科学类资助标准为 8 万元,全国资助人员每年4000人左右。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作为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通过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后流动站联合培养,以博士后作为研究院战略后备人才,加大对海内外高校博士毕业生的引进力度,为在站博士后提供强大的培养政策、支撑条件与薪酬资助。诚挚邀请优秀海内外青年博士加入我院科研团队。

Copyright © 2018-2022 版权所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 京ICP备05004617-3
地址: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梅山街道康达路399号
邮编:315800

  • 访客系统

  •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