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先进飞行器与空天动力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文东升教授,获批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德合作交流项目(Mobility programme),项目题为“面向飞行器气动设计的多尺度计算研究”,项目资助经费150万元,执行期为3年(2021年1月- 2023年12月)。该项目的德方合作者为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机械工程系主任Nikolaus A. Adams教授。该项目拟联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慕尼黑工业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双方互访、博士生联合培养、学术研讨会、共同研究等方式,开展面向飞行器气动设计的多尺度研究。本项目的目标,一方面是发展新型多尺度方法和开发程序,并借助数据驱动的模式,开辟气动力/热预测的新途径;另一方面是探究从宏观到微观影响气动性能的关键因素,为精细化气动设计提供理论指导。项目团队成员包括北航李椿萱院士、张俊教授,以及先进飞行器与空天动力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蒋崇文等。

文东升教授 Nikolaus A. Adams教授
该项目负责人文东升教授为我院先进飞行器与空天动力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北航国际通用工程学院院长、国家特聘教授、国家外专局“空天多尺度力学与热力学引智计划基地(111计划)”的负责人。1997年本科毕业于北航飞行器设计与应用力学系,2000年获清华大学工程热物理硕士学位,2003年英国牛津大学工程科学博士学位;2003年起担任利兹大学研究助理,2005-2012年历任伦敦玛丽女王大学讲师,资深讲师及候任教授,2013年担任利兹大学首席教授,2016年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作。研究方向为航空航天热物理,包括力热耦合及热管理,高效防除冰技术,多尺度模拟计算,纳米流体,纳米燃料及新能源无人机等,已授权国际专利三项,发表SCI文章260多篇,被引用1.4万余次,H因子=52。文东升教授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教育部等项目,是欧洲杰青基金获得者、自然科学基金委海外合作项目负责人(原海外杰青),是英国能源协会会士(FEI)、皇家化学会会士(FRSC)、纳米技术协会会士(FION),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中科院过程所等8所国内外研究机构兼职/客座教授,担任《Advances in Aerodynamics》主编、《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及《航空工程进展》副主编,以及《Renewable Energy》,《Powder Technology》等SCI期刊客座主编。
该项目的德方合作人为慕尼黑工业大学机械工程系主任Nikolaus A. Adams教授,是美国物理学会会士,德国自然科学基金会(DFG)重大战略项目(SFB)首席科学家,慕尼黑工大空气动力学与流体力学研究所所长、首席教授,也是北航“多尺度力学与热力学创新引智基地”海外核心成员。Adams教授研究兴趣广泛,包括流动的物理机理、多尺度流动的建模与模拟、复杂流体以及基础研究的实际应用。目前担任《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Physics》的执行编辑。Adams教授于2000年获得欧洲应用科学计算方法共同体O.C. Zienkiewicz奖,并于2013年获得高性能计算领域最高学术奖项Gordon Bell奖。他为欧洲研究理事会(ERC)高级资助基金获得者。著有3本专著,并在《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Physics》、《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Physics of Fluids》、《Physics Review E》等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SCOPUS统计)。项目团队成员包括慕尼黑工业大学的Christian Breitsamter教授、Christian Stemmer教授等。

该项目的德方合作学校为慕尼黑工业大学(Technical University of Munich, TUM),是北航的重要战略合作伙伴。慕尼黑工大始建于1868年,是一所以卓越的自然科学及工程学科而闻名的世界一流大学,曾有19位校友获得诺贝尔奖。自两校建立校级合作关系以来,双方已在航空、电子、机械、物理等多学科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科研和人才培养合作。2018年双方正式签署两校航空航天合作协议。2019年徐惠彬校长率团访问慕尼黑工大,签署联合培养博士生协议。2020年7月底,北航黄海军副校长与慕尼黑工业大学尤莉阿娜•温克曼(Juliane Winkelmann)副校长相聚“云上”,共同见证“首届北航-慕尼黑工业大学航空航天合作研讨会”的线上成功举办,来自我校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等9个学院及慕尼黑工业大学航空航天与大地测量学院的4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合作研讨。